为啥一年比一年累?农机行业国际性洗牌时代再次开启

字号:

2017-02-14来源:中国农机总网作者:于帅

  随着各大企业年度总结的结束以及年度计划的实施,正式宣布2017年的战斗要打响了。对于农机人来说,刚过去的春节,是一个来之不易的休息时间。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一年更比一年累,一年更比一年惨淡。

  只是中国如此吗?显然不是。

  2016年11月中旬,笔者到欧洲几个农机较为发达的国家走了一圈,同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EIMA农机展上,仔细看了看产品和企业发展状况,一个十分大胆的设想油然而生,即农机行业应该是在国际性的洗牌。

  大约在20年前,随着美国爱科集团到处收购的节奏,打造了世界第三大农机集团,农机行业世界格局基本稳定。但是,这种稳定随着粮食生产的过剩以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近两年开始失衡。

  一些企业想保持绝对优势,一些企业想冲破束缚;一些企业想重新厘清边界,还有一些企业想重新定义农机技术的未来。

  于是,原来大家默认的缓冲区,有些企业开始不断尝试去挑战。如产品布局方面,虽然所用技术原理不同,但最终功能却已经大致一样。这也是2016年EIMA展会上给笔者最大的触动。

  在EIMA展会上,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最多的产品是动力驱动耙,其次是液压伸缩臂割草机,再次是伸缩臂叉车。当然,还有打捆机、青饲捡拾拖车、有机肥施撒罐车等,虽然技术和细节上有变化和不同,但应用范围几乎一致。

  道理很简单,能够产生利润的产品开始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上面,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开始想方设法去利润洼地。这个时候,可顾不上百年企业的面子。

  竞争市场的有限,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找大企业当靠山,或者大企业主动出击,进一步扩大领地;另一个是寻找新的利润洼地,如海外建立新的渠道和基地。

  回过头来再看,笔者“全球洗牌”说是否成立?

  几个案例。2016年,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集团、久保田、克拉斯,这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农机巨头,都进行了收购股权、兼并工厂或者技术合作,以扩大领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众多中小型企业找到了靠山。

  再看更多的中小企业举动。中国山东的青岛,这个地方和德国的“渊源”十分悠久,德国雷肯前两年刚刚在那里建立新的基地;世界上知名的青饲机械制造商德国科罗尼公司,也已经准备在青岛建厂。

  另有德国的近邻奥地利,割草机专业生产企业博田也已经“下榻”青岛。

  另一个中国重要的港口天津,先后有诸如美国威猛、法国库恩、德国格莱玛等,相继建立生产基地。中国南方较为发达的商业区如浙江,也有诸如意大利康迈尔这样的零部件领军企业的生产基地。

  而以上这些,都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

  中国的国内企业,我们的农机人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保守估计,2016年停产或倒闭的农机制造企业应该不下500家。经销商层面“关门大吉”的更是数不胜数。稍微有点优势的开始抱团取暖或者寻找靠山,大企业为了增加安全而伸向新的领域。看看烘干机这个产品有多少企业在上马,就不难理解。

  综上,说农机行业国际性洗牌时代再次开启,应该不是笔者单纯的想象。(于帅)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