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淮:在2013《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上的报告

字号:

2013-08-08来源:中国机械管理网

8月7日,孙伯淮理事长在2013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上作主旨报告。(中国机械管理网/摄)

  二、关于世界机械500强

  世界机械500强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8.95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31%,较中国机械500强增速慢1.19个百分点。500强入围门槛29.9亿美元,比上年提高8.4亿美元;企业平均规模179.0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2.3亿美元。

  在地域上,500强企业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格局基本稳定。今年美国以152家企业的入选数量继续占据首位,比上年增加29家;日本以96家位居第二,比上年减少23家;我国以60家排名第三,比上年减少21家。在前十强中,美国占4席,德国占3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各占1席;前三强由德、日、韩各占一席。老牌机械强国德国、法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总数虽不多,但进入百强的企业占3成,并均在行业领域占有突出的优势,竞争力不容小觑。亚洲国家中韩国机械企业竞争力近年提升很快,500强中韩国机械企业三分之一进入百强,且主要集中在前50强。

  2013年,我国共有60家企业跻身《世界机械500强》,其中大陆企业44家,较上年减少28家;年营业额达到11457.9亿美元,占世界机械500强总销售额的12.8%,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平均销售收入167.2亿美元,较上年提升33.4%。在入选的44家大陆企业中,进入前100强的13家,较上年增加2家,半数以上(29家)的企业进入前300强。可见,我国优秀机械大企业的整体实力在提升,与美国、日本企业的差距大幅缩小。

  我国虽然涌现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但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在世界500强所列的17个行业中,只有一家香港企业占据行业首位,没有一家大陆企业占据行业首位。以上榜最多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来看,16家企业只有6家达到了行业营业额的中位值以上,与世界机械大企业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 

  三、关于机械品牌100强

  在中国企业由大到强的进程中,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为了树立中国机械行业的品牌意识,查找中国机械品牌和世界级机械品牌的差距,作为连续10年发布的“中国/世界机械500强研究报告”的延伸,今年我们第四次发布“中国/世界机械品牌100强”。

  “中国/世界机械品牌100强”的主要测评指标有三个,即“品牌知名度”、“品牌占有率”和“品牌强度系数”。中国机械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品牌认知度高、影响力大,入选品牌共计41个,位列第一,比上年增加3个。其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个)、专用设备制造业(15个)和通用设备制造业(15个)。

  品牌全球化是本轮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真实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世界机械品牌100强中,美国和日本分别以30和27个品牌,领跑第一梯队,占总数的近6成;中国以9个品牌领衔第二梯队,位列第三位。但中国还具备真正有行业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品牌,排名最靠前的“一汽”仅位列19(比上年提升4位),测评分数与排名第一的大众差近300分。德国虽然以8个品牌位列中国之后,但其中5个品牌均在前20位,“德国机械”显然比“中国机械”更具竞争力。

  四、对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的几点建议

  过去的一年,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都经历着深层次的变化,大家都对中国机械工业的严峻形式深有体会。在趋紧的环境中,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凸显,市场对行业的倒逼机制压力加码,500强企业在解决产业结构性矛盾,推进“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作用和使命义不容辞。

  机械工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从发展前景看,在工业化中后期,机械工业结构升级,带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GDP上升,制造业比重会先升后降。从美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不断提高,工业化率先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与之相伴的是投资率先升后降、经济增速先高后低。目前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期,虽目前还有巨大发展潜力,但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因此,500强企业需要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思路。

  一是谋划长期战略,引领行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机械工业在调整中前行;市场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都面临战略性调整。明、后两年,是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既要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又要为十三五的发展打好基础,谋划好发展思路。

  中国是机械大国,但还不是机械强国。当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推进产业新变革,节能减排对发展提出新要求。500强企业,更要抓住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发展上,要和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市场上,要重视“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产品上,努力做到专、精、特、优;在技术上,攻高端、夯基础、调结构,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带动和促进产业升级;在产业链上,整合研发、整合供应链,向价值链更高的环节延伸;在产业结构上,加速战略性重组整合,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追求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希望500强企业,不仅在经营规模上领先,更在战略导向发展上领先。

  二是建立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能力是装备制造的核心能力。“十二五”机械工业必须从过度依赖于能源、资源等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转向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和人员素质提高驱动发展。这是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的关键,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500强企业是中国机械行业技术水平的代表,是行业中分量最重的创新主体。技术领先是对500强企业要求的题中之意。500强企业拥有最多的国家、行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中心,集聚着大批行业科技精英,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包括国外科研机构联系密切。在破解核心关键技术、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中,是中坚力量,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充分应用好科技平台,积极作为。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需求,主攻高技术产品,突破基础件、基础技术、基础工艺等影响行业向高端升级的瓶颈;提高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也要清楚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动向,争取在行业技术更新换代中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三是提升企业软实力,打造企业品牌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的竞争,究其根源实则是企业软实力的较量。从长远看问题,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一些优秀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我国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能够使企业长兴不衰的实力往往不仅仅是硬实力。要充分重视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包括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创新能力、管理建设等给企业所带来的凝聚力、创新力、生命力和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认可度。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企业软实力。

  品牌是企业多种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往往比单纯的销售收入更有说服力。好的品牌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强劲、更稳定的特殊优势,具有更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品牌,代表这一地区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比如“美国货”、“日本货”和“德国制造”,而“中国制造”还不能强走出中低端产品代名词。品牌认知度低,已成为我国机械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的桎梏。

  品牌全球化是本轮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我国机械品牌的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大企业、优势企业这支主力军,500强机械企业应该在产品“走出去”的同时,着力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国装备制造”的世界影响力,打造企业品牌竞争力。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的出席。今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这项工作,为行业发展作贡献。谢谢!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延伸阅读
13.7K
阅读排行